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当前位置: > 古诗全集 > 秋天的古诗 >

写秋天的古诗

时间:2007-09-14 10:02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点击:
山行(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句的内容,感受诗中表现的秋天的美好境界,领悟诗人表达的心境和情趣。
    2.会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nbs
山行(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了解诗句的内容,感受诗中表现的秋天的美好境界,领悟诗人表达的心境和情趣。
    2.会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3.与《枫桥夜泊》对比,让学生理解不同的心境的人秋天是不一样的,让学生找找秋天,写写自己眼中的秋天。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最近我们班同学背古诗的兴趣可高了,你们喜欢背哪些古诗呢?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二、抓字眼,明诗意。
    1.欣赏:出示课件(古诗),说说感受。
    课前同学们回去预习过课文,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该用哪些方式去解决呢?
    2.好,同学们再去读读古诗,可以采用刚才同学们提的方法去试试,解决你们课前还没解决的问题,(独自思考--小组讨论)
    3。反馈,齐读古诗。
    4。这首诗只用了了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的品味它,我相信,你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三、想意境,悟诗请,背诗文。
    1.同学们说的真好,现在你认为这首古诗该怎么读了?(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边放课件,边放古典音乐,用优美的语言把学生带人意境。
    (走在带有深秋寒意的山路上,看到小路盘旋曲折,斜斜地向远处的山顶延伸。诗人一边走一边向远处望去,只见那白云缭绕的地方住着几户人家。诗人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了车,为什么呢?因为美丽的枫林晚景把他给吸引住了。诗人不禁赞叹:“霜叶红于二月花。”)
    3.刚才我们跟随诗人一起观赏了秋天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你能把这感受读出来吗?齐读。诗人写的美,你们读得也美,想不想把它背下来。(自由背)
    4.出示课件,谁想当回诗人在如此美的画面前吟诵呢。(可以配上动作。)
    四.引入《枫桥夜泊》,对比。
    1.秋天在诗人杜牧的眼里显得如此的动人,唐朝诗人张继也写了一首秋天的诗,出示课件《枫桥夜泊》,读读,说说这首古诗和《山行》有什么异同?(描写的都是秋天,可《山行》写出了秋天的美丽,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而《枫桥夜泊》写出了秋天的萧条景象,表达作者旅途漂泊的孤寂感。)
    2.小结:是呀,不同的心境,秋天在诗人的眼中是不同的。
    四.课外延伸:找秋天,写一段话。
    秋天在同学的眼中又是怎样?我想肯定也是不同的,课后,老师给同学们留了一个作业,请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去,去找找秋天,说说写写自己眼中的秋天。
    
    
    
    -- 作者: 淝滨俗人
    -- 发布时间: 2003/11/16 09:05am
    教学设计的意图应该是注重指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性学习,设计的思路也是为此的。对于这点,我很赞同。
    但,还有些地方我觉得有可以优化,下面我就来谈些自己的看法,不妥之处就不听吧:)
    下面引用由愉悦在 2003/11/16 09:40pm 发表的内容:
    3.开始研究(独立思考)在自学中,谁的脑子中已经出现了这首古诗的画面了?把这副画画在黑板上
    
    
    
    
    我想,这个意图是好的,但黑板上能画多少,怎么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表现?我觉得让学生先在纸上作画,再让有兴趣的同学到黑板上画,是否更好些?
    另外,我觉得朗读应该是需要强化训练的,能否让朗读指导和训练更充分些?古诗的诵读应该是古诗教学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 作者: 心语飞扬
    -- 发布时间: 2003/11/16 07:58pm
    学生现场作画的必要性?
    结尾让学生找秋天还是很有创意的。
    
    
    
    -- 作者: wm
    -- 发布时间: 2003/11/18 03:41am
    感觉整体设计还是挺好的,特别是注重学生的自学自悟。
    至于作画,书上是不是有副插图?如果有,学生有了预习,再来作画,会不会比葫芦画瓢呢?
    脑子中有的画面,完全可以让学生陶醉其中地读和背来表达。你认为呢?
    
    
    
    -- 作者: 孤月飘雪
    -- 发布时间: 2003/11/18 04:35am
    急需小学四年级语文创新试题?
    
    
    
    -- 作者: 阿博
    -- 发布时间: 2003/11/18 04:55am
    现在的课堂教学似乎是一种潮流,追求开放,追求学生自主。我感觉到这节课的设计确实努力在体现新课程标准的一些理念。
    但是学生读的确实好象少了点。
    低年级的教学,重在模仿。学生模仿能力是很强的。
    而且,小学生的强项是记忆。上海特级教师陈钟粱曾经提到,小学生背诵《梦游天姥吟留别》和背诵《鹅》的难度是一样的。小学生学习古诗不一定就是需要完全理解的,等到年龄大了会有反刍的机会和彻悟的喜悦
    
    
    
    -- 作者: wm
    -- 发布时间: 2003/11/18 08:02am
    阿博说得对。
    
    
    
    -- 作者: 可可wrp
    -- 发布时间: 2003/11/19 02:21am
    我也同意阿博的意见,"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岂不更好.
    
    
    
    
    -- 作者: 愉悦
    -- 发布时间: 2003/11/19 06:40pm
    谢谢大家的提议,今天我又重先整理了一下。
     山行(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句的内容,感受诗中表现的秋天的美好境界,领悟诗人表达的心境和情趣。
    2.会背诵课文,默写课文。
    3.与《枫桥夜泊》对比,让学生理解不同的心境的人秋天是不一样的,让学生找找秋天,写写自己眼中的秋天。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揭题。
    最近我们班同学背古诗的兴趣可高了,你们喜欢背哪些古诗呢?(指名背)今天我们再来学一首唐朝诗人杜牧写的古诗《山行》。
    二、抓字眼,明诗意。1。课前同学们已预习过课文,你们在预习的过程中,学会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该用哪些方式去解决呢?(交流)
    2.好,现在可以采用刚才同学们提的方法去试试,解决你们课前还没解决的问题,(独自思考--小组讨论)
    3。反馈,齐读古诗。
    4。这首诗只用了了了二十几个字,就为我们描画了一幅这么美丽的秋景。真了不起呀!其实,这每一个字都是经过诗人精心雕琢的,你能不能沉下心来,再来细细的品味它,想想,诗中哪个词用的最好?
    三、想意境,悟诗请,背诗文。
    1.同学们说的真好,诗人的每个字都让人咀嚼,细细咀嚼还别有一番滋味呢,你们想不想通过读把我们的品味给表达出来呢?(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四.边放课件,边放古典音乐,创设情境。
    1.读的多美呀,听着你们的朗读,在我的面前仿佛就出现了这幅画面。请同学们闭上你们的眼睛,在你们的面前出现了又是一副怎样的画面?(放音乐)
    2.我们跟随诗人来到了这幅画面前,咳,只可惜这幅画面前少了一位诗人在吟诵,怎么办?(学生指名说)
    3.怎样才可以当好诗人呢?(要会吟诵,能读出秋天的美)
    根据刚才同学们提的建议好好准备准备。
    四.引入《枫桥夜泊》,对比。
    1.秋天在诗人杜牧的眼里显得如此的动人,唐朝诗人张继也给我们带来了一首描写秋天的诗,出示课件《枫桥夜泊》,想想秋天在这两位诗人的眼里分别是怎样的?(《山行》写出了秋天的美丽,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而《枫桥夜泊》写出了秋天的萧条景象,表达作者旅途漂泊的孤寂感。)我们一起读读这两首古诗。
    2.小结:《枫桥夜泊》是诗人张继孤身漂泊在外,看到这些景象,触发了他的旅途漂泊的孤寂感。由于诗人心境不同,秋天在诗人的眼中也是不同的。
    四.课外延伸:找秋天,写一段话。
    秋天在同学的眼中又是怎样?请同学们到大自然中去,找找秋天,说说写写自己眼中的秋天。
    
    
    
    
    
    -- 作者: 草根
    -- 发布时间: 2003/11/21 05:16am
    在去年讲《山行》一课时,记得是这样学习的。
    一、导入。
    二、自读。
    要求:
    1 读准确。
    2 读熟练。
    3 试着背诵。
    三、检查自读效果。
    1 同桌互读。
    2 指名互读。
    3 会背诵的起立背诵。
    四、用“话”画“诗。
    1 学生领悟诗的大概内容:这首诗以什么为题材?(秋天的风景)你怎么知道的?写了哪些景物?
    2 进一步体会诗的意境。
    诗中所描绘的景物都是什么样子的?如果让你来画,你会画成什么样的?为什么?
    学生在描述时,老师尽量引导学生既要联系对诗句的理解,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五、欣赏朗诵。
    1 课件创设情境,配乐朗诵。
    2 朗诵擂台。
    3 背诵。
    六、试着默写。
    七、补充其他赞美秋天的古诗让学生挑选背诵。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4)
10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