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当前位置: > 新诗理论 >

朱自清·读《湖畔》诗集

时间:2005-12-13 00:00来源:泛舟网 作者:佚名 点击:
《湖畔》是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四君底诗选集,由他们的湖畔诗社出版。   作者中有三个...
《湖畔》是潘漠华、冯雪峰、应修人、汪静之四君底诗选集,由他们的湖畔诗社出版。

  作者中有三个和我相识;其余一位,我也知道。所以他们的生活和性格,我都有些明白。所以我读他们的作品,能感到很深的趣味。

  现在将我读了《湖畔》以后所感到的写些出来,或可供已读者底印证,引未读者底注意。但我所能说的只是些直觉、私见,不能算做正式的批评,这也得声明在先。

  大体说来,《湖畔》里的作品都带着些清新和缠绵底风格;少年的气氛充满在这些作品里。这因作者都是二十上下的少年,都还剩着些烂漫的童心;他们住在世界里,正如住在晨光来时的薄雾里。他们究竟不曾和现实相肉搏,所以还不至十分颓唐,还能保留着多少清新的意态。就令有悲哀底景闪过他们的眼前,他们坦率的心情也能将他融合,使他再没有回肠荡气底力量;所以他们便只有感伤而无愤激了。——就诗而论,便只见委婉缠绵的叹息而无激昂慷慨的歌声了。但这正是他们之所以为他们,《湖畔》之所以为《湖畔》。有了“成人之心”的朋友们或许不能完全了解他们的生活,但在人生底旅路上走乏了的,却可以从他们的作品里得着很有力的安慰;仿佛幽忧的人们看到活泼泼的小孩而得着无上的喜悦一般。

  就题材而论,《湖畔》里的诗大部是咏自然;其余便是漠华、雪峰二君底表现“人间的悲与爱”的作品。咏自然的大都宛转秀逸,颇耐人思,和专事描摹的不同。且随意举几首短的为例:

  修人君底《豆花》:
  豆花,
  洁白的豆花,
  睡在茶树底嫩枝上,
  ——萎了!
  去问问,歧路上的姊妹们
  决心舍弃了田间不曾? (七二页)

  静之君底《小诗·二》:
  风吹皱了的水,
  没来由地波呀,波呀。 (五页)

  雪峰君底《清明日》:
  清明日,
  我沉沉地到街上去跑:
  插在门上的柳枝下,
  仿佛看见簪豆花的小妹妹底影子。 (三七页)

  咏人间的悲哀的,大概是凄婉之音,所谓“幽咽的哭的”便是了。这种诗漠华君最多,且举他的《撒却》底第一节:

  凉风抹过水面,
  划船的老人低着头儿想了。
  流着泪儿,
  尽力掉着桨儿,
  水花四溅起,
  他撒却他底悲哀了! (六○页)

  咏人间的爱的以对于被损害者和弱小者的同情为主,读了可兴起人们的“胞与之怀”,如雪峰君底《小朋友》:

  在杭州最寂静的那条街上,
  我有个不相识的小朋友。
  一天我走过那里,
  他立在他底门口,
  看着我,一笑。
  我问他,“你是那个?”
  他说,“我就是我呵。”
  我又问他,“你姓甚?”
  他说,“我忘却了。”
  我想再问他,
  他却回头走了。
  后来,我常常去寻他,
  却再也寻不到了。
  但他总逃不掉是我底
  不相识的小朋友呵! (一页)

  和上一种题材相联的,是对于母性的爱慕;漠华君这种诗很多,雪峰、修人二君也各有一首。这些作品最教我感动;因为我是有母而不能爱的人!且举漠华君底《游子》代表罢:

  破落的茅舍里,
  母亲坐在柴堆上缝衣——
  哥哥摔荡摔荡的手,
  弟弟沿着桌圈儿跑的脚,
  父亲看顾着的微笑,
  都缕缕抽出快乐的丝来了,
  穿在母亲缝衣底针上。
  浮浪无定的游子,
  在门前草地上息息力,
  徐徐起身抹着眼泪走过去;
  父亲干枯的眼睛,
  母亲没奈何的空安慰,
  兄弟姊妹底对哭,
  那人儿底湿遍泪的青衫袖,
  一切,一切在迷漠的记忆里
  葬着的悲哀的影,
  都在他深沉而冰冷的心坎里
  滚成明莹的圆珠,
  穿在那缝衣妇人底线上。 (四二页)

  就艺术而论,我觉漠华君最是稳练、缜密,静之君也还平正,雪峰君以自然、流利胜,但有时不免粗疏与松散,如《厨司们》、《城外纪游》两首便是。修人君以轻倩、真朴胜,但有时不免纤巧与浮浅,如《柳》、《心爱的》两首便是。

  倘使我有说错底地方,好在有原书在,请他给我向读者更正罢。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