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已灭了, 残花只管散着余香。 欹枕处—— 只一两声飞雨 打着窗户。 听得此事, 一切的心都淡了! 新月未落, 朝霞已生。 蒙蒙里—— 一颗曙星 躲避天光似的 穿着乱云飞走。 好辛苦的路途啊! 看到此时, 一切的心都淡了! 银海般的雪地, 怒潮般的山风—— 这样的别离! 山外隆隆的车声, 不知又送谁人远去。 听到此时, 一切的心都淡了! 鼓励的信, 寄与了倦慵的人! 事违初意皆如此! 一书在手, 湖光睡去, 星辰渐生—— 看到此时, 一切的心都淡了! 1923年9月,深情依恋着故乡与亲人的冰心,“横海飘游”,来到美国留学深造。踏上异邦国土还不足三个月,她就成了病魔的俘虏。《倦旅》这首诗写于1924年1月,其时,冰心正在青山沙穰疗养院养病。 古往今来,无数诗人在无数诗篇中倾吐着诉说不尽的离情别绪:或缠绵、或凄绝、或哀怨……然而谁也道不出冰心胸中的羁旅之愁。于是,有了我们看到的这首《倦旅》。大体说来,《倦旅》一诗吟唱的还是离愁——去国怀乡、离家思亲之愁。 诗歌是用来抒情写意的。那么,写这首诗时,我们的诗人是一番怎样的心境呢?那时,冰心虽已是一位风华正茂的学子,在文坛上也已崭露头角,但她毕竟依旧是父母膝下“永在祝福中度生活”的娇女。客居他乡、卧病在床的处境,使这位敏感、多情的诗人生出许多惆怅与悲哀。 在她那征服了几代人的通讯集《寄小读者》中,把天伦之情的温馨可人描写得淋漓尽致的几篇通讯,均写于患病之后,与《倦旅》是同期之作。她无比眷恋地追忆着家人。“充满智慧”的父亲会猛然“横上”心头;梦中,弟弟会肩着四弦琴,似喜似悲地站在她面前,弹一曲“我如何能离开你?”母亲更使她日日夜夜魂牵梦萦。她说:“别离之前,我不曾懂得母亲的爱动人至此,使人一心一念魂神奔赴……”而故乡,也是在别离之后陪觉亲切。在同伴们沉浸在圣诞之夜的欢乐中时,冰心却自己关在屋中,熄了灯、倚窗而立,“起了乡愁”。青山沙穰疗养院的环境是宁静平和的,但对于病中的冰心来说又是凄清寂静的,静得使人难耐。冰心甚至“想买几挂大炮仗来放放,震震这寂寂的深山。”养病期间,生活如止水般单调、无聊。所有这一切都令冰心心生惆怅。“……第一是难听夜雨!天涯倦旅,此时心事良苦……”“洒空阶更阑未休……似楚江溟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细雨梦回难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这些于其心有戚戚焉的词句会悄悄浮上心头。了解了冰心这时的寂寞的心境,我们便不难体会《倦旅》一诗传达出来的愁思。 诗的开首便以灯灭、花残、飞雨、寒窗烘托出一个凄凉的夜晚。欹枕之态又描绘出抒情主人公落寞的心情。她“一切的心都淡了”,一个“淡”字蕴含着主人公在难耐环境中的无奈。接下来的第二小节,是主人公凝望天空所引起的思绪。“新月未落”、“朝霞已生”勾画出主人公长时间静观的神情。随后,曙星穿运而行的景象引起诗人的联想是“好辛苦的路途”。作者对星辰无所谓苦乐的运行赋与自己的感情,那便是游子内心的苦情。如果说,第二小节写的是个“走”字的话,第三小节则着重写了个“离”字。作者以雪地山风推出带有几分悲壮色彩的画面。依着自己的心情,诗人听到山外隆隆的车声便认定又会 有人像她一样忍受别离的痛苦远行他方。诗的最后一小节中,诗人的倦态跃然纸上。她不忍将自己的悲苦传递给他人,而与人以鼓励,自己却悄悄品味着羁旅生活的孤独之苦。“湖光睡去星辰渐生”已是暮色。这首诗从夜晚写起,至暮色告终,记录下抒情主人公一天的所见所闻所感。而读者能从中体味到诗人终日难以摆脱倦情。 这首诗明显地继承了我国古典诗词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这也得益于作者本人对古典诗词所具有的高深的造诣。诗人在表现内心情感的时候,很善于营造气氛。诗中的凄风苦雨、雪地山风、暮色晨星无不寄托着诗人的思绪。表面上看去,这首诗调子很低,再三重复的一句是“一切的心都淡了。”实际上,正是由于对故乡、亲人怀有满腔眷恋之情,才使冰心难于忍受当时的凄清孤苦,才有了这份冷冷的、淡淡的倦情。诗中没有一句思乡念亲的表白,然而诗中对曙星飞走、山外车声的联想,却明明地道出诗人远离故乡、别离亲人的悲苦惆怅。当我们体验着诗人当时的心情去读这首《倦旅》时,自会从她的倦情中读出感人的眷情——对故乡、对亲人的深深的眷恋之情。 (郑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