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当前位置: > 新诗鉴赏 >

朱自清《挽一多先生》

时间:2005-12-13 00:00来源:泛舟网 作者:佚名 点击:
你是一团火,   照彻了深渊;   指示着青年r,   失望中抓住自我。   你是一团火, ...
你是一团火,
  照彻了深渊;
  指示着青年r,
  失望中抓住自我。
  你是一团火,
  照明了古代;
  歌舞和竞赛,
  有力猛如虎。
  你是一团火,
  照见了魔鬼;
  烧毁了自己!
  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

  1946年8月16日  

  这是朱自清搁下诗笔20年后的第一首新诗,也是朱先生创作生涯中较有代表的一篇力作。

  1945年9月,全国人民欢欣于八年抗战的胜利,期盼统一后安定而幸福的生活。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使人民的希望顿化泡影,对爱国学生和进步人士的民主运动国民党反动派则采取残酷的镇压,1945年12月1日的“一二·一”惨案,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被杀,15日闻一多又被杀。对此,朱自清忍无可忍,于16日挽诗一首,既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手段如此之卑鄙”,又歌颂闻先生是“一团火”。

  全诗共分三段,从三个不同角度颂扬闻先生是“一团火”。第一段里朱自清把闻一多比成“一团火”,而把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比成“深渊”,在这黑暗中,青年们失望,悲观、厌世,看不到出路,正是闻先生的英勇无畏、敢于牺牲的爱国精神指示青年,抓住“自我”,为民主运动尽自己的微力。这一段直入骨里,把宝剑直插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黑暗现实,也给彷徨无路的的青年以指路的灯火;第二段朱自清说闻一多这团火照明了古代,这是针对闻先生的学术研究而言的。闻先生以诗闻名,后来又专心研究中国古代文化:研究伏羲的故事或神话,研究《楚辞》和《诗经》,研究《周易》与《庄子》,朱自清由衷赞誉闻先生在中国古代研究尤其在古代神话研究上的卓著成绩。二段在此意义上概括闻先生是“一团火”,照明了古代,在常人看来已经死寂的古代“歌舞和竞赛”此时都复活了,且与现实一般,“有力猛如虎。”表面看,这一段与第一段着意揭露当时黑暗现实关系不大,但细细揣摸,这正是朱自清诗笔的老辣、深刻处:这么一个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深入研究的诗人、学者因说了几句公道话,做了些正义事而被暗杀了,“此成何世界!”第三段朱自清把国民党反动派比成“魔鬼”,将闻一多比

  成“一团火,”正是闻先生的光辉才闪现魔鬼的丑恶、狰狞、无耻面目。作者进一步颂扬闻一多为新中国诞生,宁愿焚烧自己,这真是鞠躬尽瘁了。全诗着眼两方面,一面是对国民党反动派“魔鬼”形象的抨击;一面是对闻一多爱国者英雄形象的讴歌,并且,朱先生看到黑暗残暴的现实是暂时的,一个新中国即将诞生。这里既有对古代传统的展示,又有对残酷现实的鞭笞,还有对未来社会的呼唤。还有,朱自清虽是歌颂闻一多,但也是在歌颂闻一多从事的事业,歌颂他为正义、民主、人民而献身的革命民主事业,这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事业方向是一致的,因而挽诗也就成为朱自清已由过去的“刹那主义”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转化成一个同情、理解、支持共产党的伟大事业的革命民主主义者的标示了。如果说朱自清早期以《毁灭》长诗为代表的诗歌及以后的许多篇章表明他虽不甘寂落、退化,但不关心政治,甚至回避现实的思想状态,而《挽一多先生》则说明朱先生已走出“象牙之塔”,汇入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洪流,尽管他还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因之,《挽一多先生》的诞生是朱自清思想发展变化的一个界碑。

  《挽一多先生》一扫早期诗歌缠绵、伤感,甚至略显消沉的情调,而是充满悲愤、有力、高昂的乐观主义情绪。早期诗歌代表作《毁灭》中作者虽不甘沉沦,但也暴露作者身感人生如烟如云如影如飘飞的花絮的悲观情感,在自己内心的低吟浅唱中咀嚼自己无名的悲愁与凄苦,啜饮着自己为自己酿制的苦酒。而《挽一多先生》则风卷残云般扫尽个人周遭与心灵的愁愫,用作者深沉的目光烛照历史、现实与未来,这种历史眼光和上天入地的气魄决定朱自清诗作的别一番面目,他把祖国的命运、人民的苦难和先驱者殷红的血滴汲入自己笔中谱写了这首悲壮深沉、浑厚有力、乐观昂扬的诗歌。这首诗与朱自清早年诗歌多表现纤细缠绵的阴柔风格不同,它体现作者愤激、直率、高昂而泼辣的阳刚之美。

  在形式上,《挽一多先生》也自有面目。诗作既受古典诗歌简短、整齐、押韵的影响,又摆脱传统诗歌的拘囿而表现现代诗歌的特点。如“着”、“了”、“里”、“和”、“如”等词的大量运用是古典诗歌少见的。第二,挽诗三段联缀很有特点,从每段立意看虽都服务于“批判与歌颂”主题,但并非全用直笔,而是直曲并用,如第一、三段都是直写闻一多是“一团火”,写国民党反动派的残暴、丑恶和黑暗如深渊的现实,而第二段则曲笔写闻一多的卓越贡献以映衬反动派的无耻行径,使人感到起伏有致,刚柔并蓄。还有,三段起句都用“你是一团火”,这种复沓句的运用起一咏三唱逐渐深化主题的艺术效果,既强化闻一多“一团火”形象的独特意义,又浑厚了作品的风格,还渲染点浓了挽诗的悲剧气氛。第三,《挽一多先生》大量运用“比喻”,使形象更加鲜明。把闻一多比成“一团火”,通俗,准确而鲜明。“火”意象是“明亮、“炽热”、“自焚”等,所以,朱自清前二段用“火”之“明亮”意象,既照彻“深渊”,指示青年抓住自我,又照明古代,泽惠现在。朱先生在第三段中用“火”的“自焚”意象,比喻闻一多宁肯“烧毁”自己,也无怨无悔,这就非常形象表明闻一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把国民党反动派比成“魔鬼”而将其统治的现实比成“深渊”,既突出反动派的丑恶、阴险、残暴、昏庸,又对比对“火”意象,使正面反面形象“更加鲜明。诗作中还有比喻“有力猛如虎”也有助于增强形象的鲜明,可感。最后谈谈挽诗的语言。朱自清作品语言一向以精细、朴素、口语化为特长,《绿》、《荷塘月色》的语言精雕细刻,《背影》的语言白描,口语化都是例证。而《挽一多先生》中的语言则较为简明、准确、形象。全诗简短。语句也简短,不象《毁灭》的长诗长句,这当然与《毁灭》所表达的缠绵的自我情愫不同,而是直接表现作者的爱憎,因之诗作短小精悍,尽量简明,以达到诗作的明快、简捷、有力效果。随之就是语言的准确、形象。比如诗中的“照彻”、“照明”、“照见”三词都是“使人看清”之意,但有细微差别,朱自清在用这三个词时是做到准确不差分毫的。而形象性最突出的是第三段的“爆”字,“遗烬里爆出个新中国”形象、生动、可感性极强。

  总之,《挽一多先生》是朱自清的不经意之作,它不像《毁灭》长诗那样经过了作者的深思熟虑,但像《毁灭》一样,是朱自清思想、感情、艺术上的一个界碑。

  (王兆胜)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徐志摩《康桥再会吧》

    康桥再会吧① 康桥,再会吧; 我心头盛满了别离的情绪, ......

  • 徐志摩《偶然》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