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图画是我永远忘不了的,其中只有一张是名画,果庚①的《永远不再》。一个 夏威夷女人裸体躺在沙发上,静静所着门外的一男一女一路说着话走过去;门外的玫瑰 红的夕照里的春天,雾一般地往上喷,有升华的感觉,而对于这健壮的,至多不过三十 来岁的女人,一切都完了。女人的脸大而粗俗,单眼皮,她一手托腮,把眼睛推上去, 成了吊梢眼,也有一种横泼的风情,在上海的小家妇女中时常可以看到的,于我们额为 熟悉。身于是木头的金棕色。棕黑的沙发,却画得像古钢,沙发套于上现出青自的小花, 罗甸②样地半透明。嵌在暗铜背景里的户外天气则是彩色玻璃,蓝天,红蓝的树,情侣, 石栏杆上站着童话里的稚拙的大乌。玻璃,铜,与木,三种不词的质地似乎包括了人手 扔得到的世界的全部,而这是切实助,像这女人。想必她曾经结结实实恋爱过,现在呢, 永远不再了”。虽然她睡的是文明的沙发,枕的是柠檬黄花布的荷叶边枕头,这里面有 一种最原始的悲抢。不像在我们的社会里,年纪大一点的女人,如果与情爱无缘了还要 想到爱,一定要碰到无数小小的不如意,龌龊的刺恼,把自尊心弄得千疮百孔,她这里 的却是没有一点渣滓的悲哀,因为明净,是心平气和的,那木木的棕黄脸上还带着点不 相干的微笑。仿佛有面镜子把户外的阳光迷离地反映到脸上来,一晃一晃。 ① 果庚,通译高更(Paul Gauguim,1849-1903),法国画家, 后期印象派代表人物之一。 ② 罗甸,通作螺钿,镶嵌在雕花木器或漆器上的贝壳薄片。 美国的一个不甚著名的女画家所作的《感思节》,那却是绝对属于现代文明的。画 的是一家人忙碌地庆祝感恩节,从电灶里拖出火鸡,桌上有布丁,小孩在桌肚下乱钻。 粉红脸,花衣服的主妇捧着大叠杯盘往饭厅里走,厨房砖地是青灰的大方块,青灰的空 气里有许多人来回跑,一阵风来,一阵风去。大约是美国小城市里的小康之家,才做了 礼拜回来,照他们垦荒的祖先当初的习惯感谢上帝给他们一年的好收成,到家全都饿了, 忙着预备这一顿特别丰盛的午餐。但虽是这样积极的全家福,到底和从前不同,也不知 为什么,投那么简单了。这些人尽管吃喝说笑,脚下仿佛穿着雨中踩湿的鞋袜,寒冷, 粘搭搭。活泼唧溜的动作里有一种酸惨的铁腥气,使人想起下雨天走得飞快的电车的脊 梁,黑漆的,打湿了,变了狠淡的钢蓝色。 叫做《明天与明天》的一张画,也是美国的,画一个*女,在很高的一层楼上租有 一间房间,阳台上望得见许多别的摩天楼。她手扶着门向外看去,只见她的背影,披着 黄头发,绸子浴衣是陈年血迹的谈紫红,罪恶的颜色,然而代替罪恶,这里只有平板的 疲乏。明天与明天……丝袜溜下去,臃肿地堆在脚躁上;旁边有自铁床的一角,通遏的 枕头,床单,而阳台之外是高天大房子,黯淡而又自浩浩,时间的重压,一天沉似一天。 画**,没有比这再深刻了。此外还记得林风眠①的一张,中国的洋画家,过去我 只喜欢一个林风眠。他那些宝蓝杉中的安南、缅甸人像,是有着极圆熟的图案美的。比 较回味深长的却是一张着色不多的,在中国的一个小城,土墙下站着个思衣女子,背后 跟着钨妇。因为大部分用的是谈墨,虽没下雨面像是下雨,在寒雨中更觉得人的温暖。 女人不时髦,面目也不清楚,但是对于普通男子,单只觉得这女人是有可能性的,对她 就有点特殊的感情,像孟丽君对于她从未见过面的未婚夫一样的,仿佛有一种微妙的牵 挂。林风眠这张画是从普通男子的观点去看*女的,如同鸳鸯蝴蝶派的小说,感伤之中 不缺乏斯文扭捏的小趣味,可是并无恶意,普通女人对于娟*的观感则比较复杂,除了 恨与看不起,还又有羡慕着,尤其是上等妇女,有其太多的闲空与太少的男子,因之往 往幻想*女的生活为浪漫的。那样的女人大约要被卖到三等窑子里去才知道其中的甘苦。 ① 林风眠(1899—1991),中国现代画家。早年留学法国,归国后曾任国立北平艺 专校长、国立杭州艺专校长。 日本美女画中有著名的《青楼十二时》,画出艺*每天二中四个钟点内的生活。这 里的画家的态度很难得到我们的了解,那倍异的尊重与郑重。中国的确也有苏小妹、董 小宛之流,从粉头群里跳出来,自处甚高,但是在中国这是个性的突出,而在日本就成 了一种制度——在日本,什么都会成为一种制度的。艺*是循规蹈矩训练出来的大众情 人,最轻飘的小动作里也有传统习惯的重量,没有半点游移。《青楼十二时》里我只记 得丑时的一张,深宵的女人换上家用的本展,一只手捉住胸前的轻花衣服,防它滑下肩 来,一只手握着一炷香,香头飘出细细的烟。有丫头蹲在一边伺候着,画得比她小许多。 她立在那里,像是太高,低垂的颈于太细,太长,还没踏到木展上的小白脚又小得不合 适,然而她确实知道她是被爱着的,虽然那时候只有她一个人在那里。因为心定,夜显 得更静了,也更悠久。 这样地把*女来理想化了,我能想到的唯一解释是日本人对于训练的重视,而艺*, 因为训练得格外彻底,所以格外接近女性的美善的标准。不然我们再也不能懂得谷崎润 一郎①在《神与人之间》里为什么以一个艺*来代表他的“圣洁的Madonna”②。 说到欧洲的圣母,从前没有电影明星的时候,她是唯一的大众情人,历代的大美术 家都替她画过像。其中有这样的画题:“有着无暇的子宫的圣母”。从前的Oomph Girl ③等于现在的Womb Girl④。但现代的文明人到底拘谨得多,绝对不会那么公然地以 “无理的子宫”为号召了。 ① 谷崎润一郎(1886-1965),日本小说家。著有《食蓼之虫》、《细雪》、《疯癫 老人日记》等。 ② Madonna,圣母。 ③ Oomph Girl,性感女郎。 ④ Womb Girl,疑为作者自撰的英文词组。Womb,子宫。 欧洲各国的圣母,不论是荷兰的,丝丝缕缕被着稀薄的金色头发,面容长而冷削, 金的,玉的,寂寞的,像玛琳黛德丽;还是意大利的,农田里的,摆水果摊子的典型, 重重的青黑的眉眼,多肉,多娇;还是德国的,像是给 /shuqing/12626.html'>男人打伯了的,凸出了谈蓝的大 眼睛,于惊恐中生出德国人特别喜欢的那种活泼婉媚;美的标准不同,但是宗教画家所 要表现的总是一个天真的乡下姑娘,极度谦卑,然而因为天降大任于身,又有一种新的 尊贵,双手捧了皇儿,将来要以他的血来救世界,她把他献给世界。画家无法表现小儿 的威权智慧,往往把他画成了一个满身横肉的,老气的婴孩。有时候他身上覆了轻纱, 母亲揭开纱,像是卖弄地揭开了贵重礼物的盒盖。有时候她也逗着他玩,或是温柔地凝 视着怀中的他,可是旁边总仿佛有无数眼睁睁的看戏的。 单只为这缘故我也比较喜欢日本画里的《山姥与金太朗》,大约是民间传说,不清 楚两人是否母子关系,金大郎也许是个英雄,被山灵抚养大的。山姥披着一头乱蓬蓬的 黑发,丰腮的长脸,眼睛是妖淫的,又带着点潇潇的笑,像是想得很远很远;她把头低 着,头发横飞出去,就像有狂风把漫山遍野的树木吹得往一边倒。也许因为倾侧的姿势, 她的乳在颈项底下就开始了,长长地下垂,是所谓“口袋奶”。蟹壳脸的小孩金太郎惯 在她胸脯上,圆睁怪眼,有时候也顽皮地用手去捻她的乳头,而她只是不介意地潇潇笑 着,一手执着描了花的拨浪鼓逗着他,眼色里说不出是诱惑,是卑*,是涵容笼罩,而 胸前的黄黑的小孩子强凶霸道之外,又有大智慧在生长中。这里有母于,也有男女的基 本关系。因为只有一男一女,投人在旁看戏,所以是正大的,觉得一种开天辟地之初的 气魄。 由此我又想到拉斐尔①最驰名的圣母像, The Sistine Madonna②抱着孩子出现在 云端,脚下有天使与下跪的圣徒。这里的圣母最可爱的一点是她的神情,介于惊骇与黔 持之间,那骤然的辉煌。一个低三下四的村姑,蓦地被提拔到皇后的身份,她之所以人 选,是因为她的天真,平凡,被抬举之后要努力保持她的平凡,所以要做戏了。就像在 美国,各大商家选举出一个典型的“普通人”,用他做广告:“普通人先生”爱吸×× 牌香烟,用××脾剃刀,穿××牌雨衣,赞成罗斯福①,反对女人太短的短裤。举世瞩 目之下,普通人能够普通到几时 ?这里有一种寻常中的反常,而山姥看似妖异,其实 是近人情的。 ① 拉斐尔(Raphael Sanzio,1483—1520),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画家、建筑师。 ② The Sistine Madonna,西斯廷圣母。 超写实派的梦一样的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张无名的作品,一个女人睡倒在沙漠 里,有着埃及人的宽黄脸,细瘦玲班的手与脚;穿着最简单的麻袋样的袍子,白底红条, 四周是无限的妙;抄上的天,虽然夜深了还是谈谈的蓝,闪着金的抄质。一只黄狮子走 来闻闻她,她头边搁着乳白的瓶,想是汲水去,中途累倒了。一层沙,一层天,人身上 压着大自然的重量,沉重清净的睡,一点梦也不做,而狮子咻咻地来嗅了。 题名作《夜的处女》的一张,也有同样的清新的恐饰气息。四个巨人,上半身是犹 太脸的少女,披着长发,四人面对面站立,突出的大眼睛静静地互相看着,在商量一些 什么。脚下的圆自的石块在月光中个个分明,远处有砖墙,穹门下恍榴看见小小的一个 男子的黑影,像是生魂出窍——就是他做了这梦。 中国人画油画,因为是中国人,仿佛有便宜可占,借着参用中国固有作风的藉口, 就不尊重西洋画的基本条件。不取巧呢,往往就被西方学院派的传统拘束住了。最近看 到胡金人②先生的画,那却是例外。最使人吃惊的是一张白玉兰,土瓶里插着银白的花, 长圆的瓣子,半透明,然而又肉嘟嘟,这样那样伸展出去,非那么长着不可的样子;贪 欢的花,要什么,就要定了,然而那贪欲之中有嬉笑,所以能够被原谅,如同青春。玉 兰丛里夹着一枝迎春藤,放烟火似的一路爆出小金花。连那棕色茶几也画得有感情,温 顺的小长方,承受着上面热闹的一切。 ① 罗斯福,指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1882—1945),1933年至 1945年任美国总统。 ② 胡金人,未祥。 另有较大的一张,也有白玉兰,薄而亮,像五又像水晶,像扬贵奶牙痛起来含在嘴 里的玉鱼的凉昧。迎春花强韧的线条开张努合,它对于生命的控制是从容而又霸道的。 两张画的背景都是火柴盒反面的紫蓝色。很少看见那颜色被运用得这么好的。叫做 《暮春》的一幅画里,阴阴的下午的天又是那么闷蓝。公园里,大雄地拥着绿树,小路 上两个女人急急走着,被可怕的不知什么所追逐,将要走到更可怕的地方去。女人的背 景是肥重的,摇摆着大屁股,可是那俗气只有更增加了恐怖的普照。 文明人的驯良,守法之中,时而也会发现一种意想不到的,快怯的荒寒。《秋山》 又是恐怖的,谈蓝的天,低黄的夕照,两棵细高的白树,软而长的枝条,鳗鱼似地在空 中游,互相绞搭,两个女人缩着脖子挨得紧紧地急走,已经有冬意了。 《夏之湖滨》,有女人坐在水边,蓝天自云,白绿的大树在热风里摇着,响亮的蝉 ——什么都全了,此外好像还多了一点什么,仿佛树荫里应当有个音乐茶座,内地初流 行的歌,和着水声蝉声抄抄而来,粗俗宏大的。 《老女仆》脚边放着炭钵子,她弯腰伸手向火,膝盖上铺着一条白毛毡,更托出了 那双手的重拙辛苦。她戴着绒线帽,庞大的人把小小的火四面八方包围起来,微笑着, 非常满意于一切。这是她最享受的一刹那,因之更觉得惨了。 有一张静物,深紫褐的背景上零零落落布置着乳白的瓶罐、刀、荸荠、莳姑、紫菜 苔、蓝、抹布。那样的无章法的章法,油画里很少见,只有十七世纪中国的绸缎瓷器最 初传人西方的时候,英国的宫廷画家曾经亥。意模仿中国人画“岁朝清供”的作风,白 纸上一样一样物件分得开开地。这里的中国气却是在有意无意之间。画面上紫色的小浓 块,显得丰富新鲜,使人幻想到“流着乳与蜜的国土”里,晴天的早饭。 还有《南京山里的秋》,一条小路,银溪样地流去;两棵小白树,生出许多黄枝子, 各各抖着,仿佛天刚亮。稍远还有两棵树,一个蓝色,一个棕色,潦草像中国画,只是 没有格式。看风景的人像是远道而来,喘息未定,蓝糊的远山也波动不定。因为那候忽 之感,又像是鸡初叫,席子嫌冷了的时候的迢遥的梦。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