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当前位置: > 古诗全集 > 诗论库 >

谈谈新诗的几个问题

时间:2007-09-13 14:52来源:网络 作者:佚名 点击:
谈谈新诗的几个问题
    余光中
    
    
    
    
    (1)大众化的问题
 &nb
谈谈新诗的几个问题
    余光中
    
    
    
    
    (1)大众化的问题
    
    论者往往指责新诗,说它孤芳自赏,不够大众化,其实,60年来的新诗固然不够大
    众化,但是黄遵宪,苏曼殊以来的旧诗又何曾大众化呢?又五百年来第一人之誉的陈散
    原,似乎也没有多少读者,真正称的上大众化的,还是唐宋诗词之类。老实不客气地说
    有一句,政治进入民主,传播工具商业化以后,儒家的诗教,蔡元培的美育等等已经不
    能维持----真正大众化的诗,既非李杜,也非徐志摩,更非陈散原,而是流行歌。
    
    大诗人也不见得大众化,以李白而言,《床前明月光》固然人人会背,但是《襄阳
    歌》,《梁甫吟》之类又有多少解人?杜甫的《春望》,《登岳阳楼》等固然脍炙人口,
    但是《壮游》。《遣怀》一类较长较深的作品,也不见得怎么大众化苏轼的名句“人生
    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都已变做成
    语,流行自不待说,但是象“不减钟张君自足,下方罗赵我亦忧”之类的作品又有几人
    能懂?同样的,诗经的句子很多已成后世的成语,而楚辞则绝少这种情况。
    
    一般人的大众化,往往只指空间的普及,而不包括时间的持久,其实真正的大众化
    应该兼顾两者,不但普及,还要持久。畅销书往往一时普及,但十年百年之后,便已湮
    没无闻,那样的大众化是靠不住的,例如王渔洋在清初,诗名满天下,曾在大名湖赋《
    秋柳》诗,和者数百人,但是三百年后,谁也不记得那首诗了,反之,李贺生前虽然少
    知音,但迄今数千年,他的作品仍持久不衰,甚至知音日众。诗之大众化,有时隔世始
    显,杜甫号称诗圣,但今传唐人所选唐诗九种,只有一种载录杜诗,要等到北宋中叶,
    杜诗才“大众化”起来。
    
    在古代,诗的创作受科学的鼓励,有音乐的推广,又是读书人之间交际酬唱的雅事,
    因此,诗歌是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现在的知识分子日渐专业化,各行的专家学
    者各有所长,不再象儒家那样强调通才,更无须在吟风弄月,附庸风雅,唱酬之事已成
    绝响。教育制度也不再要求考生写诗,连文章都写不通了,还写什么诗呢?
    
    究竟什么程度才算大众化呢?如果中学生都读过就算大众化,那么中学国文课本里
    面选的徐志摩等人的作品,也可谓大众化了。如果诗集有几千册以上的销路就算大众化,
    那么台湾至少有半打诗人可谓大众化了,一本诗集出版不到一年就再版,这情形在台湾
    屡见不鲜,而真正的大众,他们有流行歌曲便已经满足。不少诗的读者,终身俯仰于古
    典诗的田地,吟咏之乐无须他求;新诗人无力与古典诗人去争读者,也是理所当然的,
    谁能要求60年之变去颉顽三千年之常呢?对文学要求漫无止境的大众化,似乎不切实际,
    不如低调一点,要求“小众化”吧。
    
    
    
    (2)散文化的问题
    
    这问题也牵涉到诗的大众化,因为有人认为诗句如果长短不拘就象散文,又认为诗如
    果散文化便不便背诵,不便背诵就不能普及,也就是不能大众化,这话只对了一部分,但
    不全对。一般人说到中国的古典诗歌,心里往往只是形式整齐的律诗绝句,而不是古诗,
    尤其不是句法参差的古诗。近体平仄协调,句法整齐,韵脚固定,最近于歌,而在一般人
    的观念之中,诗,就是歌;对于新诗的要求,也就类推。
    
    其实中国的古典诗中,有许多作品都是句法不拘的,如果像新诗一样分行排列起来,
    便显而易见,。例如:苏轼的《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
    
    何人遗公石屏风,
    上有水墨希微踪;
    不画长林与巨植,
    独画峨嵋山西雪岭上万岁不老之孤松。
    崖崩涧绝可望不可到,
    孤烟落日相溟蒙……。。。
    
    (略)
    
    古诗句法参差,平仄不拘,段落杂错,换韵自由,除了还保持韵脚以外,简直可谓古
    典诗中的“自由诗”,正是中国诗歌的一大传统。足见新诗中之自由诗,也有传统的先例
    可依,不尽是西洋传来。至于文句回行古典诗中也不是完全没有,不可尽说成西法,例如
    王安石的:
    
    离情被横笛句法
    吹过乱山东。
    
    又如苏轼的:
    
    何苦将两耳
    听此寒虫号?
    
    都近于英诗的待续句(run-on line),英诗之中,从不压韵的诗所谓自由诗(free
    verse)开始,重要的诗体如无韵体(blank verse)早就不依赖韵脚了。
    
    古人常笑韩愈以文为诗,也就是嫌他的句法散文化。其实古体诗讲究所谓“工拙参
    半”,如果语语皆工,反而失之于巧,缺少曲折顿挫,欲畅先涩之味,例如《蜀道难》一
    诗。几乎一半的句子都是散文,象“其险也如此,嗟乎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等等,
    根本不是诗句,但与七言的正统“诗化句”相辅而成,工拙对照,反而更具古朴苍老之感
    ,而这一点却是通篇流利柔驯的七言办不到的,其实,韩愈和李商隐的七古学杜甫,欧阳
    修和苏轼的七古学李白,都走这种以文为诗的路子。诗句的散文化,只要把握的话,确是
    变化诗体,重造节奏的妙法,不必以此为病。
    
    徐志摩的句法尚称自然,但到了闻一多,不但倡导格律诗,更且以身作则,写其韵律
    铿锵,句法工整的豆腐干体。久之,这种整齐划一的诗体就成了新月派作者共有的格式,
    为了保持句子等长,往往勉强凑字;为了逢双押韵,往往扭曲文法,颠倒词汇,终于沦为
    千篇一律的困境。至于一行诗的节奏,全以二字尺,三字尺为单位,也失之单调而破碎。
    难达高度之弹性;每一单位的末字又是“的”,“了”之类的虚字,也显得没力量,难追
    古典诗的原润简洁,例如唐人之句:
    
    风流才子多春思
    断肠萧娘一纸书。
    
    换成新月派格律诗的句法,便成了:
    风流的才子对的是春思
    断肠于萧娘
    
    
    
    (3)诗歌的现实性的问题
    
    这个问题自然又涉及大众化的问题。因为据某些批评家说,作品若非写实,便不能
    反映社会,不能反映社会,便无以大众化,无以大众化,便成个人主义的颓废之作了,
    现在人人都强调写实主义,但对于写实的对象,那个“现实”,却无一致的看法。
    
    比起散文和小说来,诗歌是一种简短而含蓄的文学体裁,讲究因小见大,以彼喻此,
    达到言有限而意无穷的境地。诗不能象散文那样直抒己意,必须婉转曲折一些,而要抒
    的不止是意,还有情和感,复杂的多,而另一方面,诗又不像小说那样,一定要创造一
    个人物,交代一个故事,和现实的关系直接而全面。诗的感觉比较主观,手法比较间接,
    比起其他文学体裁来,它是不太“写实”的。
    
    即使同为诗作,“写实”的程度也有差别,例如同为唐诗,同为设问,下列各段在
    层次上便大不相同,崔灏的“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全是实写,李商隐的“休问
    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则是用典自喻,以古状今,间接了许多;王昌龄的的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用物自喻,但物象在真幻之间,去“现实”更
    远;到了朱庆余的“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诗人已隐身幕后,用戏剧的
    一幕来自喻,全然进入象征了。冰心玉壶固然也是象征,但是和诗人的关系一目了然,
    只是局部的象征;画眉深浅和诗人的关系,若无“近试上张水部”的题目,就真的无迹
    可寻了。
    
    一般人提到现实,立刻就想到社会的现状,其实现实的界说应该扩大到全面的人生,
    如果说社会现状是全部的现实,那么报告文学岂不是成了全部的文学/我所谓的全面的人
    生,也就是人的全面经验。如是则社会现状只是重要的中间经验,往小的一面看,尚有
    个人生活与自我的所思所感,所梦所欲;往大的一面看,尚有大自然与无限的时空,也
    就是一切生命所寄的宇宙。个人的一面,近而自然,自然的一面,远而神秘,其实都是
    人生的经验,也都是现实,比如爱情,原是人性之常,两个人之间特别亲密的人际关系,
    其实也是一种社会关系。爱清的经验虽然掺了不少夸大的幻想,却也不能说全非现实。
    如果说掺了幻想的成分就不算现实,那么充满了理想和浪漫情绪的革命也算不的现实。
    从古至今,许多情诗都被学者解释成政治的影射。例如李商隐的一些作品,明明是美丽
    动人的情诗,偏有腐儒一辈说成是仕途失意的寄托,结果并不能增加我们对晚唐政治的
    了解,反而降低了我们对诗人失恋的同情,扫兴之至!这种偏见,正认为政治才是现实,
    而爱情不是。
    
    我无意否认白居易和杜甫社会写实之作的价值,反之,我认为他们反映的社会现实
    非常重要,而这些作品也是中国诗歌中的不朽之作。但是我绝对不愿意为了这样的写实
    而排斥或低估了个人经验和自然经验的表现,人性之为现实,是内在的,持久的,社会
    现状之为现实,是外在的,变动的。一篇作品如能搔到人性的痒处,触及人性的痛处,
    则虽然不曾直接反映社会现状,也不能径斥之为不现实。伊丽莎白的时代,官方禁止戏
    剧评论政治与时局,莎士比亚仍有自由去探讨人性的现实,而成为戏剧大家。白居易的
    《问刘十九》写私人的友谊,杜甫的《望岳》写自然的壮观,都意味深长,百读不厌,
    不下于他们的社会写实之作。
    请看崔灏的《长干行》:
    
    君家何处住?
    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
    或恐是同乡
    
    短段五绝之中,既不见社会状况,也不见唐代政局,对于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毫无
    帮助,但是其中有一样是真实而持久的东西在吸引着我们,那便是人性。是那女子的口
    吻,乡井的情谊。寂寞的旅途,男女的相吸,打动了千年后的读者,而这些超越了变动
    不定的社会现状,正是人性之常,一首诗能把握这样的现实,才能垂之永久,在看陈子
    昂的《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这样一首诗,当然也可以牵到政治上去,说此 燕昭王广招贤士的黄金台,子昂身
    为贤士,却以谏军略而不纳,罢为书记,怀才不遇,于是吊古伤今,悲歌涕下,这样说
    法原也不错,但总觉得以史诠诗,不能尽兴。古来慷慨悲歌,似乎不必尽为怀才不遇。
    刘邦得天下,回到家乡,原应十分得意,为何一曲《大风歌》后,却要“慷慨伤怀,泣
    数行下”?曹操位极人臣,权极天下,为什么《短歌行》前八句却又是那么悲观,近乎
    虚无?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可以说是个人的末叶可以说是宇宙的,前其中实在见不
    到多少唐朝的社会,敏感的心灵在登临之际,以生命的短暂面对千古的悠久,以个人的
    渺小面对造物的无穷,在时空双重的压力下,不免怅然自失,怆然泪下。个人的思绪越
    过社会的拘束,纵而交于无止的时间,横而接乎无限的空间,个人的没入宇宙的,才有
    此苍茫之绝唱,强调社会性的论者仍然可以说这是封建文人,脱离了人民,昧于社会的
    发展,精神无所依附的表现一样勉强可笑,“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泪下”,这样的
    诗句,由远征月球或者火星的太空人读来,面对邈寂荒凉的星空,常有更新更强的感受,
    因为它拨动了人性深处一根弦,到了内在的现实。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