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山阴文学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诗鉴赏 >

闻一多《忘掉她》

时间:2005-12-13 00:00来源:泛舟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那朝霞在花瓣上,   那花心的一缕香──   忘掉她,象一朵...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那朝霞在花瓣上,
  那花心的一缕香──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象春风里一出梦,
  象梦里的一声钟,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听蟋蟀唱得多好,
  看墓草长得多高;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她已经忘记了你,
  她什么都记不起;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年华那朋友真好,
  他明天就教你老;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如果是有人要问,
  就说没有那个人;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象春风里一出梦,
  象梦里的一声钟,
  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  


  “她”就是闻一多年仅四岁的长女闻立瑛。据说相当聪敏,当时已认识不少字,只是身体一向虚弱单薄。闻一多对她怜爱之至,每天下课回来都要抽出时间陪她玩耍,孩子也深明世情,每当闻一多拿上礼帽时,就知道他要出门了,于是便喊起来。1926年暑假,闻一多在北京艺专不堪校长刘白昭的挤兑欺凌,愤然辞职南归,携病中的立瑛上路,一路折腾,等返回老家浠水时,孩子病情加重。但为了生存,闻一多又不得不离家求职,经上海潘光旦介绍,在吴淞国立政治大学任训导长。此间,病中的立瑛经常呼唤“爸爸,爸爸……”闻一多得讯后却根本抽不出时间回家,只得寄了一张照片回家,立瑛看着照片一边叫一边哭。就在这年的冬天,立瑛不幸夭折,至死也没有再见到她的爸爸。等闻一多赶回老家时,见到的只是一片萋萋墓草。后来他写下了这首《忘掉她》,聊以抒发自己心中的哀掉之情。

  在世俗的意义上,表达对亲人朋友的痛悼之情似乎应当是“永远牢记……”一类的誓词。此类语言固然是慷慨激昂,但仔细想起来又未免有些浮泛、空洞,经不起深的推敲。比如说,真正的哀痛和追思并不需要用任何强制意味的语言来固定,它是自然而然的,也并不是某些外力所能轻易取缔的,相反,如若悼亡就非得用这样的约束性誓词才能维持,那么其真正的感情因素可能就相当的淡薄了。

  诗人是真诚的,不需依靠伦理道德的光环来打扮自己,当然就更用不着强制自己保持什么样的感情状态了。立瑛是他的爱女,他为之倾注了自己相当多的感情,在这种意义上,诗人有理由语出惊人:“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这似乎可以有多方面的含义:首先,“忘掉她”是痛极之语,因诗人对“她感情极深,由于她的夭折而哀痛不已,这番伤感、这番惋惜和这番的眷恋都浓浓地包裹着他,使他“艰于呼吸视听”,情感的负荷有时也会深重得让人不堪承受,为了理智地返回到正常的人生轨迹,他便不时提醒自己:“忘掉她”。这与鲁迅著名的杂文《为了忘却的纪念》道理是一样的。但是,即便是在咬牙下决心的这一瞬间,诗人的心理依然是复杂的内涵的:在我们所经历的和将要经历的人生世界上,“花”数不胜数,“一朵花”便不算什么了,这是自宽自慰;不过,“花”又终究还是“花”,它娇艳美丽、动人,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

  正因为有这样的心理矛盾,所以在以下一连串的“忘掉”努力中,诗人始终都是既努力超脱,又始终情意绵绵。

  诗的一、二节似乎是要竭力想象“她”的偶然与短暂。在我的感情世界里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花瓣上的朝霞、花心的馨香,都是转瞬即逝的,春风里的梦,梦里的钟声也本来就是来无影、去无踪的,你无从邀请,也无法挽留。人生由无数的偶然所组成,那么,仅仅只生活了四个年头的“她”不也正是如此么?来去匆匆,在这个世界上什么也没有留下,但是,花瓣上的朝霞,花心的馨香,也包括春梦、梦里的钟声终究还是给人美好的印象,并不那么容易抹去。

  接下去,诗人又用了三个诗节从不同的意义上努力“忘掉她”。

  第一个意义是极力突出“她”已不复存在,的的确确地从人间消失了,而且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就与大自然融为了一体。“听蟋蟀唱得多好,/看墓草长得多高”,可见,大自然完全按照它既定的程序运行着,就好象根本没有发生过这一幕人间悲剧一样。立瑛走了,走得远远的了,那么,活着的人似乎也没有必要久久地陷入那种自我缠绞的哀痛了。但这里同样也不自觉地包含了另一层矛盾性的内容,即大自然的平静和生机实在与诗人的伤女之痛反差太大了,对人间的情感而言,自然是冷漠的,这是不是也是令人伤感的呢?于是,诗人那不能忘怀的痛苦依然表现了出来,尤其是,我们还必须明白这样的事实:远在上海的闻一多获讯返乡时,首先就来到了女儿的坟前,也许,这番情景就是那个时刻给他留下的印象吧。显然,在那样的时候,诗人不可能没有自己的痛惜之感。

  第二个意义是诗人设想死去的女儿的心理,“她已经忘记了你,/她什么也记不起”。闻一多想象女儿告别了这个世界,现在已经完全习惯了“另一个世界”的生活,“前世”的一切对她来说已经是相当陌生、相当遥远的了。既然死者对生者都已经淡漠了,那么生者也没有必要如此的痴迷。

  第三个意义是诗人想象着光阴荏苒、岁月无情,所有的青春都将逝去,人人都会有面对死亡的那一天,女儿的生命固然短暂,但你我的生命也长久不到哪里去!在死神把守着的人生之途上,这不过就是五十步与百步的差别,所有的人都彼此彼此!那么,一个生命的结束算得了什么呢?闻一多从人类宿命性的悲剧这个角度来疏解心中的忧伤,似乎有一定的作用,只是,由女儿的夭折而促使他想到自己“老之将至”,这未尝不也是一种新的酸楚。

  在最后两个诗节中,诗人继续反反复复地提醒自己,忘掉她吧,甚至根本就不承认她曾经活过!这显然更是痛极之语,诗歌又返回到第二节的内容,“忘掉她”的果断与“忘不掉”的缠绵一起被重复着。这也正如全诗的主旋律“忘掉她,象一朵忘掉的花”,全诗重复这句话达十三次之多,由此构成诗句的多层含义,其表面意义的“忘掉“与旋律形式的“不能忘掉”造就了它们间的一种有意味的关系。

  不过,也有必要指出,闻一多的首诗并非他个人的创造,而是对美国现代女诗人蒂丝黛儿(San Teasadale 1884──1933)同名诗歌Let It Be Forgotten(忘掉它)的借鉴。原诗仅两段,台湾诗人余光中的翻译为: 

  忘掉它,象忘掉一朵花,
  像忘掉炼过黄金的火焰,
  忘掉它,永远永远。时间是良友,
  他会使我们变成老年。
  如果有人问起,就说正忘记,
  在很早,很早的往昔,
  像花,像火,像静静的足音
  在早被遗忘的雪里。 

  不难看出,把死者喻为短暂开放的“花”,利用“时间”的力量自我“遗忘”,以及诗的主旋律“忘掉它,像忘掉一朵花”,在这几个方面,闻一多都借鉴了蒂丝黛儿的原作,以致两首诗在基本思想和情感趋向上都大体相似。只是,原作显得比较简炼而闻一多的作品则比较复杂,而又因这样的复杂而使诗歌的思想感情显得更加细腻、更为缠绵、更加自我缠绞,难以分辨,蒂丝黛儿的因其简洁使诗相对的洒脱与冷静。

  诗人余光中先生在读了这首《忘掉她》以后,提出了一个有趣的问题:“就诗论诗,予人的印象毋宁更近于爱情”。(《评闻一多的三首诗》,载《名作欣赏》92年4期)我个人倒并不为这个“印象”而惊讶,需知所谓“爱情”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情感圈,对等的男女之间的眷恋、倾慕之情我们称之为“爱”,但同样的眷恋之情也完全可能表现在其他的男女之间,比如真诚的朋友,比如亲密无比的父女、兄妹等等,当然由于文明习惯与社会道德的力量,这些情感是不可能发展成为“恋人之爱”的,不过它们与“恋人之爱”在心理构成上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可能人类世界的其他情感形式亦如此吧。我这样讲,还并没有套用弗洛依德的“父女情结”理论,我只是想强调,任何形式的情感都不是“纯粹”的孤立的,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它存在着靠近其他情感模式的可能性。闻一多这样写不是什么败笔,更不是中国封建道德之镜下的“不洁”。

(李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