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太阳, 我像一枝烛光; 他是海,浩浩荡荡的, 我像他的细流; 他是锁着的摩云塔, 我像塔下徘徊者。 他像鸟儿,有美丽的歌声, 在天空里自在飞着; 又像花儿,有鲜艳r的颜色, 在乐园里盛开着; 我不曾有什么, 只好暗地里待着了。 1920年10月3日杭州 这首诗采用的是一种对称式比喻的排比结构,或称作双向博喻结构。这种结构的特点:一、从横的说,诗中存在着两个有关联相比较的被喻本体(故曰“对称”或“双向”);二、从纵的说:每一个本体又都有着两种以上的喻体(故曰“排比”或“博喻”)。 这种结构不是朱自清的独创。创作于19世纪的匈牙利诗人裴多菲的诗《我愿是一条急流》,就采用这样一种结构:“我愿是一条急流……/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条小鱼,/在我的浪花中间,/愉快地游来游去。//我愿是一座荒林……/只要我的爱人/是一只小鸟,/听在枝头上啼叫,/在我的怀里作巢。//我愿是城堡的废墟…/只要我的爱人/是一根常春藤,/绿色枝条恰似臂膀,/沿着我的前额上升……”。(兴万生译)类似结构在“五四”以来的新诗中也常可见到,往往被用来形象而含蓄地表达对情人或祖国的爱。 尽管如此,朱自清的这首诗仍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 从立意上看,这首诗不是表达一般的友谊或情爱,而是对一种光明、伟大、崇高人格的爱慕和钦仰。诗中的“他”,就是这样一个令人见贤思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人格化身。同时,我们感到,诗中的“我”甘愿用自己的不足,去衬托“他”的伟大,又用“他”的伟大来反省自己的不足,这样谦逊诚实的品格,奋发自励的精神,同样是可敬可爱的。 从结构上看,第一节是典型的双向博喻结构,对比明显,层次清楚。第二节就起了变化,结构不那么严整了,主要是从“他”展开比喻,说是“像鸟儿”、“像花儿”,而“我”再没有用与之相对应的比喻,只是在结尾淡淡地说:“我不曾有什么,/只好暗地里待着了,”说明仍存在着鲜明的对比。由此看出,诗人对这种结构的运用是比较灵活的,不变中有变,变中有不变,没有任何生硬呆板的感觉。 从比喻的选用上看,诗人的艺术思维非常严密与精细。如第一节,用“太阳”喻“他”的人格光辉,用“海”喻“他”的宽阔胸怀,用“塔”喻他的崇高精神,每一个喻体向我们显示了“他”品格的某一个侧面,合起来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选择是非常恰当的。从构成对比的比喻看,也经过了一番推敲,“烛光”在太阳面前,“细流”在大海面前,自然是微不足道的,二者的对比性很强;但“烛光”可以融入阳光,它们同是燃烧物,“细流”可以汇成大海,它们都是水,这弱与强、小与大又都是相通的,有着共同性。“塔”与人的关系更复杂,二者不仅仅是高低的悬殊,一“摩云”,一在塔下;而且由于塔是“锁着的”,故而“我”不能缘塔而上,只能徘徊于下。但也不是绝对不能企及,只要有钥匙,“锁”就可以打开,“我”就能进入塔内,达其顶层。因此,在不足之感中,还隐含着消除不足的可能性。 第一节的比喻,使你自然地用外观的视角去瞻仰“他”的人格的光辉、博大、崇高;到第二节,比喻表现的是“他”的另一面,你不能从外观上去看他像不像鸟,像不像花,你必须用内验法,想象着鸟儿飞翔的愉快,花儿盛开的幸福,从而体会到“他”的心灵是如何的自由、丰富,宛如一座充满“美丽的歌声”与“鲜艳的颜色”的花园。第一节比喻状“他”外射的阳刚美,第二节比喻绘“他”内蕴的阴柔美。由上足以说明,诗人在比喻的选择与刻划上是何等的精细严密了。如不细细体会,像猪八戒吃人参果似的囫囵吞下,岂非辜负了诗人的一番良苦用心?与“他”心灵的花园相比,“我”的内心世界就显得贫乏了,“我不曾有什么”,但“我”并不因此自暴自弃,自甘落后,从结句看,“只好暗地里待着了”,虽有无法展翅高飞的无奈,又何尝没有暗暗使劲待变的决心犹在呢?从第一节看,变化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说“我”是诗人自述,似无问题。“他”是谁呢?有人揣测是朱自清所敬仰的孙中山、邓中夏等革命先驱,不是没可能,他就为邓中夏写过一首《赠AS》嘛,尽管这两首诗风格不太一样,一奔放,一沉静,但诗所崇仰的精神与所用的比喻都是很接近的。不过,我们不一定非从某一具体对象来理解不可,这个“他”是不确定的,其所指要广泛得多,甚至可以是虚指,是诗人为自己一生追求所悬的高远目标。诗中表露的“不足之感”,正是诗人不断向这一目标企及的内在动力。 (袁忠岳)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