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山阴文学网

当前位置: 主页 > 新诗鉴赏 >

朱自清《歌声》

时间:2005-12-13 00:00来源:泛舟网 作者:佚名 点击:
好嘹亮的歌声!   黑暗的空地里,   仿佛充满了光明。   我波澜汹涌的心,   像古井般...
好嘹亮的歌声!
  黑暗的空地里,
  仿佛充满了光明。
  我波澜汹涌的心,
  像古井般平静;
  可是一些没冷,
  还深深地含着缕缕微温。
  什么世界?
  什么我和人?
  我全忘记了,——一些不省!
  只觉轻飘飘的,好像浮着,
  随着那歌声的转折,
  一层层往里追寻。  

  1919年11月23日

  《歌声》这首诗写于1919年11月13日,在写作《光明》的第二天。它也是二十一岁的朱自清的心灵表露。

  那个时代的青年知识分子经过“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洗礼,从传统的思想束缚中获得解放,从而对整个人生和宇宙有了新的感受、思索和追求。向何处去?路又怎么走?是每一个知识青年寻求解答的问题。“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俄国人的路,这便是出路。”有这样觉悟的,当时只是一小部分人,他们成为我们革命的先驱者。更多的知识青年,他们头脑中的新世界、理想、还没有定型,还没有确定的目标和道路。周围黑暗的现实,庸碌的世俗,种种丑恶的社会景象,压迫,欺诈,罪恶,与纯洁的年轻心灵时时对抗,时时产生困惑、空虚、烦恼和悲伤。他们需要有一块清洁的土壤,一个净化的氛围,使自己沉重的心灵暂时栖息。

  《歌声》吟咏的正是朱自清的这种心灵的历程,写听歌的感受。“好嘹亮的歌声!”起章就是对他所听到的歌声的赞叹,沉浸在黑暗空虚中的他,仿佛通过歌声接近了光明,使他纷扰、烦忧的内心得到“古井般的平静”,使他在周围的冰冷中感觉到“缕缕微温”,这时,肮脏的世界,他和人的一切世俗关系,就完全忘却了;于是,他卸去沉重的负担,心灵轻飘飘地随歌声起伏,而沉浸于其中。这首诗写得并无深意,却脱俗、空灵、清新,表现了当时的心境情绪。

  隔了两年,朱自清又写了同题散文,仍写听歌的感受,可以作为这首诗的诠疏。散文《歌声》记他在中西音乐歌舞大会听中西丝竹和唱的三曲清歌,令他神迷心醉。他的心灵随歌声展开翅膀,在春晨细雨中轻快地翱翔,在花园锦绣般的花丛里遨游,在东风中让田野上茂盛的草木、田禾和着泥土的甜香沁人心扉。最后一段写道:“看啊,那都是歌声中所有的,我用耳,也用眼、鼻、舌、身、听着,也用心唱着。我终于被一种健康的麻痹袭取了,于是为歌所有。此后只由歌独自唱着,听着,世界上便只有歌声了。”

  好一幅真、善、美的图画!歌声把人带进纯洁、明净的境界,这里五彩斑斓,香花芳草,田园欣欣向荣,宇宙充满生命的活力,于是,诗人的心灵浸沉于其中。它不是写实的现实主义素描。也不是激烈的浪漫主义抒情,只是写出他从高尚的艺术中获得的欣悦和宁静,表现他对与假、恶、丑的现实相对照的真、善、美的追求。这也是当时一些青年知识分子爱好和皈依艺术宫殿的共同心态吧。

  (夏传才)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