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当前位置: > 诗话词论 >

唐宋诗词鉴赏

时间:2005-12-13 00:00来源:泛舟网 作者:周汝昌 点击:
我非常感谢诸位朋友来听我的演讲,我非常喜欢唐宋诗词,但要讲好这个题目是很难的。它的内容太丰富了,而个...
我非常感谢诸位朋友来听我的演讲,我非常喜欢唐宋诗词,但要讲好这个题目是很难的。它的内容太丰富了,而个人了解很有限。另外受条件所限,不能像课堂那样连听带看。完全听我讲很困难。什么是鉴赏?现在北京、上海等地的多家辞书出版社等出了包括唐宋诗词在内的鉴赏词典,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但就其唐宋诗词而言,说自己能鉴赏,那也太狂妄了。我也只能是就唐宋诗词鉴赏问题在这里提出几点看法与大家交流。
  先从鉴字说起
  我们要学会咬文嚼字。古人的唐宋诗词用这个鉴字是很慎重的,篆书的鑑,右边的左上方是一个大眼睛,右上方是一个弯腰的人,正在看盘字里的东西。鉴字古时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瞪大眼睛弯腰看盘子里的东西。文字发展到楷书后字形变了。现在我们读诗人、词人一千多年前写的那么多的人和事,我掌握的好吗?诸位请原谅,我也鉴赏不好。这个鉴作为名词又当镜子讲。《红楼梦》里不是有风月宝鉴吗?那就是镜子。对古人诗词名篇要鉴要赏。古人说的是什么,针对性如何,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拿到一首诗,如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谓有源头活水来。一读就能鉴赏了,差得远呢。孟子说:诵其诗,读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呼?事以论其是也。我把孟子这段话浓缩为知人论事。中国的汉字太可爱、太宝贵了。读唐宋诗词要知其人,论其事,真正读懂,有很多先决条件,需要我们挖掘了解。
  中国古今上下向来喜欢诗,有诗国之称。世界没有第二个国家,像中国对诗的普遍性、普及性那么深广,对待诗如此注重。原因有三:一是中华民族以人类的智慧创造了汉字文化,全世界大多以拼音字为主。一切鉴赏诗词的心得体会都是由汉字产生的;二是中华民族的审美眼光与他人不同,在看宇宙的一切一切时有自己的审美观。别人看不出的美,我们能看出来,诗人以他特有的审美心灵与之相交汇才产生诗;三是中国诗人的表现方式、表现手法极为独特。以上三点组合起来才构成中华民族高水平、极为美妙的中华诗词。
  中华几千年历史,从诗的产生发展至今天,具有如此巨大的影响,不是偶然的。是民族的大事情。目前诗坛有一个潮流,提倡诗词改革等,我们这里不涉及,只论唐宋诗词。
  什么是诗人?诗的定义是什么,会写五言、七言、平平仄仄,写现代体、散文体诗就是诗人?那诗人也太好当了。北大一位老教授说:全唐诗有一二千家,几万首诗,我看完后只有1000多首是诗,而其他只是采用诗的形式说话,不是诗。唐诗不是每首都好。我曾对唐朝白居易、宋代陆游两位的全集耐着性子读了一遍,读得我昏昏欲睡,其中真正打动我的诗词不多。当然人们要谦虚谨慎地鉴,培养自己的鉴赏能力。宋代诗人杨万里说:诗去了文也有诗;去了意也有诗;去了理也是诗。不要死在它的句下,不要在字面上打架。真正的诗既注重文字,又讲道理。形式像诗不定是诗;写诗的人,不见得就是诗人。
  什么是赏,赏是交流,彼此有共同语言,共同情感。两者之间达到交汇、契合。
  诗人、圣贤都多愁善感
  当诗人的重要条件是多愁善感。有人可能认为这是病态。且慢批评,实际上愁是情的代指。多愁包括忧患在内,就是多情,古时的愁就是情。诗人写诗惊心动魄、呕心沥血,所推动的就是那个情。善感呢?就是感受能力特别强,敏感、敏锐,别人无动于衷的事,诗人受不了了。换个词说:诗人感情丰富。这样你读诗就有收获了。
  什么是多情,诗人在欧美叫疯子,读诗跟疯狂接近,认为诗人与平常人不一样,落落寡欢、不合时宜、不通情理等。诗人感情特别强烈,不然也成不了诗人。圣贤孔子也是如此,多情善感。孔子看到江水在流这样的平常事,就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们逝去的一切,不就如江水一样流去、消失吗!不舍昼夜是哲理的话。但首先是孔子的感情,他动心了。
  再说到中国大诗人,诗圣杜少陵、杜子美,称表字代表对他的尊敬。杜甫是否也多愁善感呢?完全是的,不然他写不出好诗来。他的曲江二首写道: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压伤多酒入唇。……一片花的飘落,使诗人心灵发生震动,风飘万点,他就更受不了了。因而正愁人。多么深情呀!他这首诗及所表达的情感给后人以引导,继承和发展。宋代秦少游的词:飞红万点仇如海。林黛玉的父新林如海是否从这里来的?林黛玉的葬花词也是从杜诗中吸取了营养。对诗的感受,受就是悟,悟会加深感想。词典上的东西是死的,我们读诗词要自己多感悟,要有活的东西。
  真正的诗人,看天地事物都有独特的感受
  真正的诗人看天地事物都有独特的感受。月亮高悬夜空明亮,诗人想起咏月亮的诗歌和种种艺术的联想。传说月亮上有广寒宫、嫦娥、桂树和玉兔,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而嫦娥又是后羿的妻子偷吃了不死药后直奔月亮来的。自古多少诗人为此抒发情感,成就名篇。别的民族怎么就没引发出来呢?若干年前我在报上看至一条消息,苏联科学家想炸掉月亮,说月亮影响了地球自转轴与地球绕太阳公转平面的斜度。这个斜度在地球只造成了春夏秋冬。如果炸掉月亮,地球一年到头温暖如春,还可以造一个假月亮,解决夜空的月光。为此我写过一个小短文,说想炸掉月亮,永远也看不见它了,过去写月亮的诗怎么能从假月亮中找到感觉?更不用说广寒宫、嫦娥、玉兔了。
  唐诗宋词不只是那些诗人、词人的事,它是与民族历史与文化密不可分的。有位韩国朋友特别喜欢中国诗词,说中国的诗词就是中国的文化。为什么说中国诗词就代表中国文化?诗词的审美包含哲理、思想、艺术,都融含了中华文化,所以说中国诗词体现了中华文化。
  学诗写诗不能撇开中华历史文化的传统母体,自己新生一个,它姓什么,哪来的?我前面说了孟子对文化(包括诗词要知人论事)也是这个意思。西方人说文学作品是私生子,没有父母。我体会其本意可能是好的,但是我们中华古人不这么想,发知其人,论其事。不问,那是无情无味。在文学史里对文学作品要讲时代背景。
  我们又怎么理解私生子之说呢?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其中不少无作者。找不着是一回事,不去找又是一回事。宋代爱国词人辛稼轩作品很多,不了解其人很难了解其词,又怎么使全世界感动呢。他写道: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词包含辛稼轩一生的感慨。他率领队伍从北方来到南方抗金,雄心壮志,才气纵横。宋孝宗任用他打了一些胜仗。40岁做地方官,后被弹劾去官。他一生未能施展自己的抱负与豪志。所以一上楼就愁,这个愁就是情。欲说还休,就是这事怎么说呢。这里不是个人的恩仇,是国家仇、民族恨。
  又如李商隐在《夕阳楼》写道: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陆游的柳暗花明是从这里来的。这是诗人与物的交流,自比孤鸿,向何处去,没有答案,因此只有自悠悠。诗人左右逢源,勾勾连连。唐初的陈子昂《登幽州古台》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沧然而涕下。这是什么感情?是宇宙的胸怀,是小小的个人处在浩大的宇宙之中,自己的心灵感触。
  你不关心人家痛痒,你不仁
  诗人要多情、感情丰富,其反面则是麻木不仁。诗人麻木不仁,不知痛痒那可不是小事。因为你的诗要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共鸣。我上面说的李商隐、辛稼轩等他们不是只想自己,也关怀别人的痛痒。麻木与仁怎么联系在一起?你不关心人家痛痒,你就是不仁。儒家的核心是仁。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诗人、圣贤考虑的一个己,一个人。换个词我通俗概括为体贴。人在世上做人待人、处理人际关系、社会交往、家庭成员,无不是这两个字。
  诗人多愁善感就是体贴。《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就是体贴别人。一个人进了贾府,不管有利有害,就是可怜同情。儒家提倡的仁字,是人字立起来又加二横重叠,这仁是二个人,你、我或天我、物我等等。舍己担当大任的人叫志士仁人;当好官,行好事称仁政。我们说诗人多情善感就是仁人,是体贴。想的事情非常多,胸怀博大的不得了。不是说,你舞文弄墨摘章抄句就是诗人。对一个真正的诗人要求是很高的。
(责任编辑:admin)
顶一下
(1)
10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验证码: 点击我更换图片